歐式箱變
歐式箱變在我國研發較早,從1985年開始北京、天津、東北等地一些變壓器、高低壓開關柜廠、研究院、所等便開始了“組合式變電站”即現在所稱“歐式變電站”的研發、制作。
1990年11月、在機電部第一裝備司領導的支持下,由沈陽變壓器研究所組織,成立了以沈變所:賀以燕、王肇平、趙景蓮任組長北京變壓器二廠:劉景江、周永慶任付組長的,全國“組合式變電站統一設計組”。并從北京變壓器二廠、北京第二、第三開關廠、北京變壓器廠北、錦洲高壓開關廠、廣州南陽電器廠、佛山變壓器廠等20個單位,抽調有相關設計經驗的22名專業工程技術人員,組成統一設計組成員。在北京通洲,北京變壓器二廠開始了“組合式變電站”全國統一設計工作。
在“組合式變電站”統一設計中,他們按機械電子工業部1989年頒發的《組合式變電站專業標準ZBK4001-89》和能源部1989年頒發的標準《箱式變電站技術條件》,并借鑒日本工業標準《箱式高壓變電站JISC4620-1986》進行統一規范的設計。
轉眼間“歐式變電站”的發展已經歷了20年歷程,集20年的研究、開發、生產制作、運行經驗,使其在各方面更加成熟。在使用遙控、遙測技術進行監控的也日益增多;但不管怎么變,其基本結構仍然未變;歐式變電站整體仍然是由:箱體、高壓室、低壓室、變壓器室組成,現具體闡述如下。
(一)、箱體結構
歐式變電站的箱體是由:底座、外殼、頂蓋三部分構成。
底座一般用槽鋼、角鋼、扁鋼、鋼板等,組焊或用螺栓連接固定成形;為滿足通風、散熱和進出線的需要、還應在相應的位置開出條形孔和大小適度的圓形孔。
箱體外殼、頂蓋槽鋼、角鋼、鋼板、鋁合金板、彩鋼板、水泥板等進行折彎、組焊或用螺釘、鉸鏈或相關的專用附件連接成形。
不管那種材料的箱變殼體,按標準要求必須具備:防曬、防雨、防塵、防銹,防小動物(如蛇)等進入的五防功能。歐式變電站的殼體為防止炎熱夏季強烈的日光輻射,其頂部一般都設有導熱系數較低的隔熱材料作填料。常用的填料有:巖棉板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。
在統一設計的傳統“組合式變電站”中,一般在殼體中也填充隔熱填料,這種方法目前大多數設計者已不在采用,這是因為:隔熱填料雖然能防止炎熱夏季強烈的日光輻射,同時也阻礙了變壓器運行時產生大量熱量的散發,所以設計者們除保留在殼體上沖百葉窗孔的方法外,同時采用加大散熱面積、加強空氣對流的方法散熱,同時還可減少制造成本。
歐式箱變的表面處里:
歐式箱變表面處里的方法較多,我國北方大多采用傳統的噴漆、烤漆、噴塑等方法進行處理;在我國南方經濟發達地區,除采用上述方法外,還在水泥板結構的殼體外貼上彩色瓷磚,或貼貼面等方法進行表面處理,特別是置于住宅小區的箱變外觀,與當地建筑物的風格更加協調、統一。
上一頁12 3 4 下一頁

